近两天北京的傍晚,空气开始凉爽下来,有点像我很怀念的夏天的傍晚了。高中时候,在教室里度过酽酽的一天,下午放学骑自行车回家,微风吹过,能感受到腿毛根根直竖,整个人都行走的气派和年轻。后来在江南旅行,闷热潮湿的傍晚总让我回忆起这个骑车回家的瞬间。
去年也是这个时间,夏天燥过了劲头,我在故宫给一个印度大叔当了一天的导游。这个印度大叔是“Help Me See”的顾问医生,李颖姑娘的同事。我刚好在换工作的间隙, 非常有时间去做一些悠闲的事情。不过,后来见面才发现这其实绝不是件悠闲的事情,这个身份高贵的印度大叔总是想在一趟旅行中达到物超所值的目的,恨不得故宫的每寸土地都要用脚量过一遍才划算,交泰殿,坤宁宫,中轴线,登极大典……我翻译的头晕目眩,最后索性把Ipad递给大叔让他对照翻译自由“旋转”,我自己就坐在西六宫的廊檐下,坐等傍晚微风吹来唤起腿毛飞动的快感。
后来大叔带着“magnificent”的啧啧称赞归来,终于疲惫的坐下来,一起等风吹来。我们就这样开始了聊天,从他家养的孔雀到获得的高尔夫奖杯,从对婚姻工作看法到几乎用掉了两本护照的生活体验。这才发现,其实大叔不只是在逛景点的时候达到极致,在生活中能达到极致的地方也绝不收着。
“年轻人一定要工作的,这是你的责任和义务,不管对于家庭和自己。”
“我过去30年的工作休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。只有懒惰的人才需要休息的。如果我的朋友圈有这样的人,我就会abandon他的。”
“我在过去三十年都没有生过病,你看我有多大的年纪?”大叔闪亮着眼睛问我。
“四十?”
大叔一边潇洒的晃着手指,一边用一字一顿的用标准的印度英语告诉我,“我五十五岁了。“
”我是素食主义者,保养的方法就是每天都要吃杏仁喝牛奶,坚持了25年了。“
印度大叔接着又分享了他philosophy,如何努力的为他的国家做出贡献,也分享了他年轻时候吃过的苦,让他更珍惜生活和更应该作出贡献。对于一枚当时正在不紧不慢怀疑着人生的失业中国青年而言,真是一巴掌一巴掌的打在脸上。一场聊天下来,脸都被紫禁城外西下的夕阳映红了。
一餐美好的印度菜,结束一天行程。送大叔回酒店的车上,我看着折腾了一天还这样精神十足的大叔,旁观他的,与我而言,绝无野心如此度过的生活,忽然觉得他的可爱和认真。他要是中国大叔,一定会说:姑娘,人间正道正在于为社会主义作出贡献呀。想想就觉得有趣。
大叔回了印度,我找了新工作。然后圣诞节的前一天,李颖发微信给我:欢祥,你还记得夏天的印度大叔吗?我刚刚收到公司邮件,他今天凌晨因为突发的恶性肿瘤去世了……
赶紧去Facebook页面看了一眼,的确是那个看上去才40岁,从不生病,也注意养生的印度大叔。走了。
有时候想到总觉得神奇,人们好像花了不同的生命长度,从不同的方向穿过人海来赴一个陌生人不咸不淡的约会。坐在500年前中国皇帝寝宫的后院里聊聊一些非常随机的话题,然后再转身离开,除了知道了彼此存在,其实再也不会有新的东西产生了。但是他的去世,又会觉得,好像远方一个与你有关的人离开了。多少有些唏嘘。
ps:本来只是想写一个神奇的相遇的小故事,写完才发现,原来今天是中元节。
感觉只能说一句,大叔节日快乐了,哈。